前言
我覺得大家平常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不同裝置之間的檔案共享:手機和電腦之間、手機和ipad之間、電腦和電腦之間(相同或不同的作業系統)。我以前最常遇到的就是ios和macos之間的問題共享,雖然蘋果自己也有一些方案,但是總的來說都有限制,必須滿足很多條件(開藍牙,或者wifi,或者是否是聯繫人甚至距離遠近),搞得我後來有一段時間,哪怕是在家裡,不同設備之間(ios和macos之間或者macos和macos之間或者macos和win之間),最常用的傳送文本和文件的方式居然成了微信的文件傳輸助理或先拷貝到nas的共享目錄,然後另一台設備去共享目錄拷貝。 。 。頗沒有逼格且體驗極差。後來我也被逼去研究了一些區域網路傳送方式,像是localsend:
講道理也能夠用,只要區域網路內需要互傳文件的設備裝好對應的客戶端就行,其客戶端支援的平台也多:
只要先對各個客戶端進行一些簡單的初始化:例如開機隨系統啟動,設定好接收檔案的預設資料夾,開啟自動接收功能等:
然後就可以在透過在傳送功能選單下,選擇檔案(或文字),然後點選某台發現的裝置即可傳送:
電腦上設定可以選擇同時發送給單人還是多人甚至發送文件還是連結:
不過問題在於,只有區域網路裡才能用!如果我在外面的時候想傳送文件咋辦到家裡設備?而且,這種傳送方式也不是無感發送:畢竟要在localsend裡操作好幾下,並且還要先安裝客戶端和進行初始化配置。
能否有更方便,基本上直接就用,並且不受距離限制跨裝置文件分享方式呢?
當然有!不然我這篇文章就沒辦法水了!
跨裝置文字(和圖片)複製貼上
其實吧,蘋果的生態本身還是可以的,同一個icloud帳號下的設備之間的複製貼上(共享剪貼簿),對於文字來說,還是可以用的,但是有時候不那麼靈敏,或者有延遲,我這邊複製了,那邊未必能立刻出來。而且某個版本後,一偵測到剪貼簿有內容,手機裡的app就開始詢問要不要允許黏貼,煩死我了,系統層面又沒有一個開關能全局把這個功能關閉,只能一個一個app裡去關,非常的不人性化,搞到最後我慢慢就沒有用這個功能了,手機和電腦之間的文本傳遞又回到了微信的文件傳輸助手上。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改變了,這個要多虧了微信輸入法自備的跨裝置:
用了這幾個月以來,體驗非常不錯,現在我win,mac,ios之間複製文本都靠它了,現在通過jump desktop在遠程設備上複製文本,卻不能在本地粘貼的尷尬終於沒有了,同時,在電腦上複製鏈接,然後手機上直接貼到瀏覽器訪問也完全沒有問題了。
另:當時我本來就對搜狗輸入法不滿,準備手機電腦一起替換的,結果這個時候來了微信輸入法的"跨設備"功能,簡直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目前客戶端支援也不錯:
還差個linux,繼續努力把,少年!
跨裝置檔案傳輸
這種需求網路上其實也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選擇,基於網頁版的或是基於app的,最常用的就是基於微信的,這些我這次都不涉及。我這次介紹的其實並不是一個專門用於這類需求的app,它的主要作用其實是用於虛擬組網(當然也可以用作內網穿透):它就是基於wireguard協議,用於多設備虛擬網路的tailscale。
虛擬組網的作用我這裡就不浪費時間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家庭資料中心系列虛擬網路技術的運用,今天我主要是介紹是tailscale自帶的跨裝置傳輸檔案的功能。
對於我平時的應用而言,為了達到我平時能在外面隨時隨機用手機或ipad訪問家裡重要設備進行運維這個要求(運維方式的選擇原因參看我另一篇文章:家庭資料中心系列維運工具篇),我的手機、ipad、macbook、macmini以及所有win虛擬機、qnap的nas、linux虛擬機、2台apple tv,用來科學的華碩ac86u,甚至我的騰訊雲主機都安裝了tailscale:
所以對我而言,tailscale已經算是必裝軟體的一部分了,而我這些設備之間進行文件傳遞都靠tailscale自帶的功能,以我的macbook給macmini傳送文件為例演示需要的操作,只需要:
1、在文件上右鍵選取共享:
2、然後選擇Tailscale:
3.在所有線上的我的裝置裡,選擇你要傳的目標,例如本例中的mac-mini:
4、成功:
這是時候再去macmini的"下載"檔案裡看,傳送的檔案就在那裡:
而且這種分享,不管你的設備在世界上任何角落,只要能連上tailscale,就可以任意傳文件,這不比其他那些方式爽多了?而且,如果大家有內網穿透類的需求(比如打通雲主機和自己家裡的內網環境,透過雲端主機的反向代理發佈家裡的應用),tailscale之類的軟體本來也是必裝的,何況,tailscale太強了,不同使用者的虛擬組網的資源可以互相共享,還可以用來打通自己不同網段的內網環境(就相當於site to site vpn用了)等等,這些功能根本不是一些簡單的內網穿透軟體能夠比擬的。 。 。關鍵這些功能還是免費版的,你說氣人不? ?
同時,tailscale支援的客戶端也已經很完善了,基本上覆蓋了常用的所有終端設備:
咦,怎麼越說越多了,我這次只是介紹跨裝置檔案傳輸的啊。 。算了,下次專門用一篇文章來系統介紹吧~。
總結
目前看來,如果是文字和圖片的跨裝置複製貼上,體驗最好的應該就是微信輸入法自帶的"跨裝置",而如果你在使用tailscale,那麼跨裝置檔案傳輸最方便的應該就是tailscale了。
不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tailscale有個巨大的缺點,這個缺點直接擋住了絕大部分使用蘋果系產品的國人,那就是:ios和macos的app stroe的國區已經沒有了(去年初好像還有的~~~),所以,如果想要體驗這個功能且用蘋果系設備的朋友,需要具備高階技能,那就是:有且會切換非國區id;而如果是win和linux的使用者就不在此限制內,不過看似存取tailscale的官網也比較看臉,所以,可能也需要具備科學或魔法的高階技能。 。 。 。
這年頭,即便是想要體驗下正常世界的免費產品,不具備高階技能可能也沒有資格,例如tailscale,又例如cloudflare。 。 。 。所以,兄弟姊妹們,加油努力學習技術吧,爭取衝破美帝的技術封鎖,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