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y系列為什麼我最後選了emby,而非plex
本文最后更新于 33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如有失效可到评论区留言。

emby和plex應該是現在最流行的2種影視資源管理播放軟體了(這裡不談Jellyfin,畢竟本來就和emby同源,如果大家不願意花錢又需要硬解,就只剩Jellyfin一種選擇,也沒啥比較的必要),我當初是先用的plex,然後買了終身會員,後來又開始用emby,又購買了終身會員。 。現在想來真是虧大了。所以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重新裝一下plex,看看有沒有什麼大的改變,畢竟買終身會員花了一大筆錢。

具體的操作介面,硬解效果之類我就不多說了,畢竟網上各種文章一大堆,這裡我只是簡單談談在我自己的環境和需要下,使用的差異性以及我最終選擇emby的原因。

先簡單說一下我現在的硬體環境。我現在所有資源都分佈在5套的nas系統中:2套威聯通,3套黑群暉,其中2套威聯通主機存放最常訪問的資源:比如歐美電影,亞洲電影,各種劇集,卡通等,而不常訪問的資源,例如紀錄片,演唱會,歐美懷舊電影,大陸懷舊電影則是存放在3套黑群暉上(我的硬體環境以後專門寫一篇文章介紹,太複雜了) 。

image.png

2套威聯通分別是:

1、TS453Bmini(4盤位nas,不過一個槽是插的SSD固態硬碟做系統盤,這是為了實現另一篇文章提到的HDD休眠(參見:NAS系列群暉NAS HDD資料硬碟自動休眠),所以只插了3塊HDD) + TL-D800C(8盤位擴展存儲,插滿8塊HDD)

2、TVS-951N(9盤位nas,5個3.5插槽,插滿HDD,4個2.5插槽,插了1塊SSD做系統盤) + 2個TR004(4盤位存儲,插滿4塊HDD)。

因為主要最常被存取的資源都在這2套NAS上(加上和黑群暉不一樣,這個是白的,功耗和噪音的確好很多),所以我分別部署了2套emby在這2套nas上。

為啥說這麼多呢,我主要是想說明,我的主觀感受只是適合emby部署在我這2台型號的威聯通nas的情況,未必適合其他的環境,所以大家有不同意見的話不用對號入座。

我個人選擇emby,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解碼轉碼效果

在同一套nas上我分別安裝了plex和emby,整體效果而言(只談4k原盤壓制的2160p/x265電影,1080p的x265都沒任何問題的,只要不是那種超高碼率。) ,在客戶端分別使用plex和emby的官方客戶端的情況下,emby要略好些:在都卡的情況下,emby不那麼卡~。說實話,我現在真不在意什麼解碼轉碼效果了,都是扯淡(特別是現在很多4k原盤壓制電影都是HDR或者Dovi的情況下,如果真要轉碼就要啟用HDR色調映射功能,你要轉碼就需要連HDR都一起轉,更加不現實了)。所以如果emby是部署在一般的nas(非昂貴cpu甚至有獨立顯示卡的高檔nas),你也不用指望解碼轉碼4k電影。當然如果你都是一些1080p和720p或其他非高清的片源,那還是完全沒問題的,plex和emby沒差別,當然只能同時支援少量用戶。最終,本地播放才是王道。

2、GUI介面

這也比較主觀,開始的時候我用plex的圖形介面,也沒覺得什麼不好,後來用emby,發現更對我胃口,其實主要是影視資源的元資料編輯的頁面的風格。例如你想編輯一部劇集的信息,如果是emby就很直觀,比如要修改一部劇集的信息,emby很簡單,只需要選擇那部劇右下角的3個紅點:

image.png

然後點選編輯元資料:
image.png

然後就可以開始編輯:
image.png

image.png

簡單明了,而且這種風格我也很喜歡。而plex,雖然步驟也類似,但是改有些東西的時候還需要點幾下滑鼠切換一下標籤之類(具體不記得了,好久沒用過了,也可能現在已經變了也說不一定),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emby。當然這點其實也不重要。

3、存取用戶管理

這個才是重中之重,是最關鍵的原因,所以導致現在在網上賣庫的,甚至是那些公益服,全是emby:因為可以本地直接創建和管理訪問用戶。

假設一下,你搭建了一個影視庫,要讓你的家人朋友來訪問,有以下兩種選擇:

1.如果是plex,你需要告訴他(她)去plex官網註冊帳號(對方可能不懂怎麼註冊,你還要耐心的告之,或者你自己親自操刀~),然後讓他(她)把這個註冊的帳號告訴你,你再邀請這個帳號,賦予存取權限,然後還需要讓他(她)去官網登入帳號以後同意邀請(如果對方不懂怎麼登入同意,你還要耐心的告之,或者你自己親自操刀~),然後他(她)就可以用自己的帳號訪問了。

2.如果是emby,你自己本地創建一個帳號和密碼,然後告訴他(她)用這個帳號密碼訪問即可

你選哪種?所以我直接換成了emby,更別說emby在登入使用者管理的細節上也要更好。

我的emby最終效果可見:我的演示站點

部落格內容均係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部落格文章,可以移步至網站地圖了解。部落格的RSS位址為:https://blog.tangwudi.com/feed,歡迎訂閱;如有需要,可加入Telegram群一起討論問題。
暫無評論

發送評論 編輯評論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顏文字
Emoji
小恐龍
花!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站已停用滑鼠右鍵和各種快捷鍵,程式碼區塊內容可以直接在右上角點擊複製按鈕進行複製

zh_HK